找到相关内容38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十大影响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词汇

    应。指就是真实无谬的道理。大家一直沿用其意。 6,方便。 佛教用语。权宜之意。原意指采取不同的传教方式使人信仰佛教。大有孔子因材施教之意。 7,心心相印。 有个常用的纸巾就取名为心心相印。那些自以为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1575549.html
  • 邢台玉泉禅寺隆重举行第二届传法大典

    内蒙古呼和浩特千手千眼观音院住持明仰腾广禅人等十七位大德,并且殷切付嘱:望善自护持,勿令断绝。 佛祖的心灯在师徒之间心心相印的一刻点燃,一灯燃百千灯,灯灯无尽,绍源流,继祖位,扇禅风于大江南北,弘顿...

    明舫

    |邢台玉泉寺|传法大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3/2151423470.html
  • 广州中山大学总裁国学班法门寺禅修体验

    聆听监院智超法师关于《禅修次第方法》的重要开示,紧接着举行了传灯晚会,由法门寺监院贤空法师致词,点燃了第一盏灯,灯灯相传,心心相印,每个人都手举一盏明灯,目光是那样的虔诚,举止是那样的端庄,愿点燃我们...

    佚名

    |禅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8131323244.html
  • 地藏菩萨和每一个人都有大因缘

    常在地藏王菩萨心里,心心相印,感应道交,是不可思议的。 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|地藏|大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18225128699.html
  •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发表《普陀山宣言》

      愿彼此欣赏,尊重包容,则文明和谐。   愿将心比心,化怨为友,则世界和平。   让我们遵循伟大佛陀的教导,心多有和谐之想,意常存向善之念,做和谐之典范,行慈悲之教化,则人类可心心相印,世界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451861.html
  • 念佛的好处

    我们以大恭敬心,大至诚心,大至爱心和阿弥陀佛心心相印。   佛氏门中,福好修,一分施舍,万文酬。   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,如法如理。   一饮一啄,冷暖自知。深信因果,论回。   因果报应,丝豪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0089739.html
  • 学诚法师在第三届中国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开幕式致辞

    远离执著之“平常心”境相契相符。一啜一饮,甘露润心,一酬一和,心心相印。中国茶禅文化不仅泽被华夏,且远播海外。日本禅僧将中国寺院饮茶方式传至日本,逐渐演化为富有东瀛风味、以“和敬清寂”为宗旨的日本茶道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致辞|学诚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2/08525694996.html
  • 学诚法师在在第三届中国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开幕式上的致辞

    本色滋味”,与禅家淡泊自然、远离执著之“平常心”境相契相符。一啜一饮,甘露润心,一酬一和,心心相印。中国茶禅文化不仅泽被华夏,且远播海外。日本禅僧将中国寺院饮茶方式传至日本,逐渐演化为富有东瀛风味、以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学诚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2/20161395142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和谐理性模式——从“心”开始的功德本体论

    开始的无限缘起   中国佛教之从“心”开始,讲求的就是—一种方法论,构建一种心心相印的和谐理性模式。它主张“心外无法,此心即法”,以心作为...作用的流行过程,将世界、社会、人的行为和伦理洞见整合。而作为这种普遍联系、心心相印的佛教普世精神,天地宇宙、社会人间、道德良心,始终就能展示出应有的统—‘性和能动性,最后呈现&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2659408.html
  • 试论悟的本质和特点

    与欣赏,简直是一把打开金库的钥匙。   “悟”在佛教指一种心理体验,一种心领神会。禅宗则以“顿悟”为旗帜,为核心,主张佛法不能靠经籍文字、概念思维、理性方式说明白,只能靠师徒“以心传心”、“心心相印...心心相印”。   我们祖先创造的“悟”字是由“心”和“吾”字构成的。当“吾”与“心”完全合一时,便有“悟”的境界出现。这里的“吾”是指自身(自身之心),“心”是指认识对象的“心”。但这个“心”不是一般意义...

    张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385052.html